太过操心其实是“病”,得治。为什么这么说呢。你看爱操心的家长,特别是做母亲的,是不是头发白的快、失眠多、很健忘、还容易胸闷、胁痛,严重的有乳腺问题。
从中医角度来分析。心主神明,操心太多会让人心神不宁。心不宁,就会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多梦、健忘等情况,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精神及心脏问题。心还是五脏之首,心神不宁,五脏六腑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。
再者“久思伤脾”,操心太多的人,脾胃功能通常都不会太好。脾胃一虚弱,那作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工厂就怠工、罢工了。消化不好的时候,不仅气血虚,连肠道疾病也来了,比如腹胀满、便秘、或便溏、腹泻。
还有五脏之中,肝是情志之官。操心的人唉声叹气、眉头紧缩,这肝气就容易郁结。肝气郁结会发生什么呢,烦躁易怒、头晕耳鸣、大便不调、月经不调、胸闷、胁痛、乳腺疾病。
所以我经常劝患者和粉丝说,要想健康,要想康复快,真的要少操心、多放空、多休息,多做给自己能量充电的事情,而不是消耗的。
有的人,焦虑操心都难免,控制不了。如果感觉疲惫无力、胃口不好、晚上睡不好、容易头晕、舌边有齿痕,这种是气血虚、心脾虚了,怎么调理呢,一个方便的成药归脾芄或人参归脾芄适合(人参版补力更强,但有人易上火,症轻上火的可以选非人参版)
药中黄芪、人参/党参补脾益气,使气旺血生。当归、龙眼肉养血补心。酸枣仁、茯苓、远志养血宁心安神。整方则可以补气血,养心健脾,让操心的人少点损耗。
操心的人也不能一直靠吃药来调节身体平衡,所以重点还是在于少操心。心思细腻,深思远虑本是一件好事,但也要注意不能过于劳心,损耗身体,否则得不偿失。
以上讲到药物,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
发布于:广东省嘉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